锂电专利战升级!涉贸易精巧侵权索赔近9亿元 A股两大锂电材料巨头互诉
-
近日,A股两大锂电材料巨头天赐材料与永太科技先后公告彼此告状,前者以“贸易精巧侵权”为由索赔8.87亿元,后者则以“名誉侵权”为由反诉条目判赔5751.93万元。
天赐材料(002709) 7月2日晚间透露,公司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手脚原告,就贸易精巧侵权纠纷案件向江西省高档东说念主民法院拿起民事诉讼,并于近日已获立案受理,索赔8.87亿元经济损失及115万元讼师费,并条目捐躯侵权开导。
对此,7月2日晚,永太科技对天赐材料的公告赐与了恢复。永太科技暗意,公司一直以来尊重他东说念主常识产权和怜爱常识产权保护,所研发的坐蓐工艺具有弥漫自主的常识产权,可能发生的诉讼案件不会对公司中枢手艺和自主研发才能产生影响。并暗意,如发生诉讼将积极应诉,照章观念本人正当权利,实时继承有关法律次第,切实调度公司名誉和股东的利益。
时隔一天,永太科技(002326)7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太高新”) 就天赐材料侵害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名誉权的行为区分向临海市东说念主民法院和邵武市东说念主民法院拿起民事诉讼,临海市东说念主民法院和邵武市东说念主民法院已于2025年7月3日立案受理。
永太科技公告高傲,公司手脚原告,与被告(天赐材料)均系电解液材料上市公司,齐坐蓐六氟磷酸锂等主流电解液材料,因蓄意规模肖似原被告两边存在径直的竞争干系。公告中提到,天赐材料为达到商场把持打压竞争敌手的研讨屡次利用媒体对原告实行商誉乱骂等侵权行为。永太科技觉得,被告在无明确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两年间屡次向公众漫衍原告滋扰其贸易精巧的误导性信息,已严重损伤原告贸易信誉和商品声誉给原告酿成缺点损失。
永太科技诉请判令天赐材料立即住手侵害原告商誉的行为,被告抵偿原告经济损失东说念主民币57,519,290元;判令被告证实上市公司信息透露条目发布公告涌现事实,并承担本案的一说念诉讼用度。
永太科技控股子公司永太高新则暗意,本案被告所称的侵权产线、手艺均是原告自行研发,不存在侵害被告贸易精巧情形。同期,央求判令被告在《南边日报》《证券时报》上赔礼说念歉,以遗弃影响,并抵偿商誉损失东说念主民币1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起互诉案件的中枢东说念主物——天赐材料前总工程师李胜,成为关节导火索。而争端主要围绕“双氟磺酰亚胺锂”产物。
2021年5月,李胜去职前拷贝液态六氟磷酸锂中枢工艺辛勤,随后通过中间东说念主郑飞龙牵线,股民与永太科技实控东说念主之一何东说念主宝达成千万级“手艺协作”契约。据天赐材料透露的刑事判决书,永太科技、邵武永太高新等将其通过收买的不朴直妙技违警获得的九江天赐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手艺辛勤,哄骗于邵武永太高新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假名堂中。该名堂恰是永太科技与宁德时间2024 年坚硬的20万吨电解液大单的中枢产能。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证涌现示,放胆2023年10 月,天赐材料是国内唯独一家领有液态六氟磷酸锂和液态双氟磺酰亚胺锂坐蓐工业化的企业。而永太科技声称“自主研发液态六氟工艺”,两边手艺旅途的高度重合,成为本次诉讼的中枢争议点。
值得关爱的是,跟着该起互诉案的鼓励,永太科技的投资名堂将面对缺点不笃定性。
据天赐材料公告透露,其诉求之一是条目“永太高新捐躯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假名堂中利用原告手艺精巧开发的坐蓐产线开导及坐蓐工艺辛勤”。该项研讨总投资金额高达7.93亿元,包括开发投资为5.98亿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95亿元,均为永太科技自筹资金。据2024年年报,该工程累计参预占预算比例已达到90%,期末余额为7.73亿元。
至于这次诉讼可能产生的影响,从两家公司的基本面来看,8.87亿元的索赔金额对两边均组成缺点影响。
永太科技在7月2日晚的公告中称,“后续着力尚不笃定,同期公司当今仅坐蓐固态六氟磷酸锂产物,尚未坐蓐销售该案件所涉的液态六氟磷酸锂产物,当今无法瞻望对公司本期及期后损益的影响,最终骨子影响以骨子发生诉讼案件的法院奏效判决为准。”
连年来,由于电解液商场的供需花样变化,两家锂电材料巨头的日子齐不好过。
永太科技已衔接两年亏蚀,2023年和2024年区分亏蚀6.2亿元、4.78亿元。本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057.75万元,同比骤降45.77%。即便在行业最昂扬的2022年,永太科技归母净利润也仅为5.54亿元,尚不足这次涉诉的金额,巨额索赔可能会对其财务结构酿成冲击。
天赐材料亦然衔接两年纪迹下滑。2023年因行业供需转向多余,产物价钱剧烈波动,天赐材料的事迹驱动下滑。以前营收为154.05亿元,同比减少30.97%;盈利为18.91亿元,同比减少66.92%。2024年,公司完了营收125.18亿元、净利润4.84亿元,区分同比着落18.74%、74.4%。
进入2025年,公司事迹驱动回暖。一季度完了营业收入34.89亿元,同比增长41.64%;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30.80%。